最后来说“发帖”。
进入发贴页面后, 在正文框的左下角有个“帖子选项”,点击后可以看到修改帖子时间的功能。如果你要博客搬家,把之前在其它博客上写的帖子转移到blogspot上来,又想保留文章的原始写作时间,就可以在这里修改发帖时间。右下角有个“全部显示”,指的是显示你的所有标签(对我来说就是分类),你点某一项标签,在标签栏里就自动显示该标签。
正文框的右上角,有“修改html”和“撰写”两种模式。撰写就是所见即所得,html则是外表之下的程序代码。基本上就是matrix内外的差别。一般要插入图片或者视频等等,最好在“修改html”模式下进行。这里我简单列举几个简单功能。
“修改html”下,写上
表示插入一个图片。center表示图片居中,它要成对出现,有始有终,最后要有/center。<>我就不加了,加上后就会当成html代码,在我博客里直接起作用。img表示图片,src=“图片地址”。类似地,插入一段视频是
center之间的是土豆提供的一段视频,是昨天贴的陈升的《青岛日记》。你也可以对土豆的这段视频代码进行编辑,如改变它的宽度和高度,去掉网址链接,改变一些参数设置等。追求精简的话,你可以只用土豆代码中embed和/embed之间的部分,这些就是视频本身了。
插入音乐播放器作为课后作业,这里就不讲了,网上的html教程里有。你可以通过设置代码(通常true/false)来改变参数,选择歌曲是否自动播放和循环播放,等等。学会后,就能在侧边栏用html添加一个播放器,或者一个土豆视频也行。只是要注意,一定不要设置成自动播放,要给读者选择听还是不听的机会;因为你很可能认为《将军令》是一首好歌而不是催吐剂。
那么,我是怎么在博客里插入代码本身的呢?就像上面插入的那两段。想要显示代码本身,不能直接写上去,无论是“修改html”模式还是“撰写”模式都不行。因为你直接写上去,代码就会起作用,在博客文章里显示的就不是代码本身,而是代码的结果。这时候你需要一个textarea命令,建立一个文字区域。如本文第一处的插入代码我是这么实现的:
textarea后面有三个基本参数,名字、高度和宽度(html教程上还有更多的参数如换行参数wrap),textarea也要成对出现。之所以能看到这段代码,是因为你看到的这些代码外面,我还用了一对textarea。正因如此,结尾处有两个/textarea,由于某种我不知道的原因,两个紧邻的/textarea都起了作用,致使内层那个我本想作为文本的/textarea神秘地消失了。
友情提示一下,blogspot在“撰写”模式下,正文框上面的工具栏里,有插入图片的功能,不过总是把图片插在文章的最顶端。因此我还是喜欢每次在“修改html”里用代码实现。最好注册一个Google的免费网络相册picasa,有1G大小,平时存点用于博客的图片非常方便。这里还有两个我常看的HTML教程:1,2。如果在“撰写”模式下,发现文章格式、排版或某几个字等不对劲,又找不出原因,就可以去“修改html”那里看代码是否有不当之处。
写文章的时候,隔几分钟系统就会自动保存一下。保存过但未发布的帖子,在“编辑帖子”的时候,就会看到标有“草稿”二字。
Blogspot最入门的教程已经写完,接下来的修行就靠个人了,比这些再难的我也不会。好在网上高人众多,想要进阶,只需在无聊中不断地搜索。
哈伊,就到这里,再见吧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