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寒风肆虐的冬夜,躺在温暖的被窝里,唯一一桩比搂着个漂亮姑娘更有趣的就是读一本好书了。众所周知,漂亮姑娘有着水汪汪的眼睛、凸凹有致的身材和慑人心魄的叫声,但这一切都是假象,或者说是不稳定的。半个小时候后——对刀客来说可能只有五分钟——你就变得心平气和,空虚无比,好似一个被去了势的公公。读书就不会这样,我在周末的晚上,从七点读到十二点,这比五分钟要长六十倍,期间高潮迭起,事后却一点也不觉得腰膝酸软或者空虚,事实上,我觉得更加充实了。
本周又买了几本书,放在床头柜上,这让我心里很踏实,我可以不必借助外力来获得快感了。前几年,这种快感是通过打《暗黑破坏神1.10》获得,可代价很大:那时候我昼伏夜出,时差一直倒不过来,眼睛经常红得跟砖头一样,面有菜色,哈欠连天,与吸毒者一般无二。当然,获得快感还有其它方式,如本文开头提到的,只不过副作用更大一些。
读书除了快感还有郁闷,这是个矛盾的过程。看牛人写的书会经常产生挫败感,你会发现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被人家寥寥数语说破;更可怕的是发现有些文字自己根本无法理解,这真是一件伤人自尊的事情。每个时代都会有一些牛人,每个牛人都会留下一些作品,每当看到这些作品的时候,我就觉得自己活着纯属多余,即使稍有用处,也仅是为了赞叹那些牛人。
读小说无论如何是一种享受;读哲学书就开始频频受到打击,不过勉强还能理解,并觉得一扇扇门在面前打开,新奇的感觉会超越对自己智力怀疑带来的郁闷;最可怕的是读数学物理等科技书,一个方程就足以让我哀怨半天,尤其是连推导过程和文字解释都看不懂的时候,那真是喝农药的心都有了。
两天来,我读了一本《推理的迷宫》,威廉姆·庞德斯通著,李大强译。还没有读完,一气读完的话不啻于去摸电门。本书讲得是高明的悖论,涉及到哲学、数学、逻辑学、心理学、语义学、拓扑学、物理学等等。这些悖论足以让一个思维正常的人变得神神叨叨,你会发现我们的精神世界,纵然有无数牛人在不断完善,还是存在着不少的漏洞,而且有些窟窿根本就补不上,这真令人沮丧。如本书的第一个问题:你如何确定,自己是坐在电脑前看本文,还是被培养在了一个容器里,脑子上插满了电极,这些电极给你以你正在读本文的假象。看过黑客帝国的朋友会理解这种说法,其本质是:我们通过感觉来感知世界,可谁来监督感觉本身?想起来真他妈可怕,因为很可能我此时只剩下一个脑子了,被扔在冒着泡的培养液里,上面插着无数的电线,这些电线中的电流告诉我,我正在写本文。或者,我连个脑子都没有,仅是一台机器,所有关于外部世界的感觉包括看到大家的回帖,都是某个邪恶的家伙输入到我CPU里的。对此我根本没有任何办法判断,只能任其玩弄。我操,这个邪恶的家伙一定看到我在写他了,他会笑出来吧,我一思考,丫就要发笑。可这有什么用呢?这些思考也是他给我的。沿着这个思路想下去,要么疯掉,要么变成一个不可知论者。
黑客帝国玩的只是哲学的一点碎屑,四百年前,可怜的笛卡尔已经在思索这个问题了,牛逼的是,他居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。答案我会在明天揭晓,按耐不住的同学,可以去读笛卡尔的《第一哲学沉思》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