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其他处于身体发育期的男青年一样,我也嘴馋;不过我不怎么挑食,除了包子。
有时候我心血来潮会吃个早点,来到露天的摊上问有没有茶鸡蛋或者油条;每当摊主热情洋溢地向我推荐作为主打的小笼包时,我便会拂袖而去。我要包子了么?最讨厌那些自己爱吃某物就以为别人也爱吃的人。
脑子里也有拿着包子吃得顺嘴流油的场景,那还是八十年代在我老家院子里的果树下,围墙还没有垒上的年月。此后就再也没有这类的记忆了;而且走向反面,看到包子后就面露鄙夷,唯恐避之不及。
包子作为老百姓最为喜闻乐见的传统食品,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,和国计民生息息相关。难怪纸包子事件一出,政府就紧急辟谣,生怕市民恐慌;但根据他们一贯的行事逻辑,直到今天我也搞不清真相。不过就日后发飙的胡紫薇因此事被撤职来看,纸包子多半是真的。那段时间,我的一些朋友纷纷杯弓蛇影,用粉色的舌头在最深处的后槽牙缝里回味,疑心自己曾在某天早晨吃到过肥而不腻的肉馅。我从不吃包子,只能作为一个看客而幸灾乐祸。
据说三明治是欧洲一个沉迷于斗地主的哥们发明的,为了能够边打牌边吃饭,事业生活齐头并进,他就把肉、菜、奶油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夹在面包片中间,省去了左刀右叉的繁文缛节。我总觉得包子也是这种急就章的产物;明明应该是有炒菜有馒头层次分明,偏偏乱点鸳鸯谱糅合在了一起。正如我国那些遍地的豆腐渣工程一样,图省事就不能保证质量,熊和鱼翅不可得兼。子曾经曰过:色恶,不食;臭恶,不食;失饪,不食;不时,不食;割不正,不食。像包子这样色泽单一、味道混杂、工序简陋、随时出锅和圆头圆脑的便宜货,子是肯定不食的。作为道家的我,没这么多讲究;不过外形可以不计较,只说味道也实在是受不了:发面里面包了一肚子缠杂不清污眉糟眼的馅,搁笼屉里一蒸了事;除了东北乱炖,就没见过别的这么穷对付的。
包子之外,诛连九族,什么饺子、馄饨、馅饼之流,都被我拉入了黑名单。每次过年,饺子和春节晚会,都是我挥之不去的噩梦。为了一家人团团圆圆,这两样我还都得尝一点意思一下。
有这么多人爱吃这些个东西,我很费解啊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