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上周四到现在,我一直在洛阳出差,维修制冷设备。白天在两台40P压缩机的轰鸣中检修管道和线路,晚上躲在网吧里用被烟头烧坏的键盘写字。起初是管道破裂,R404A泄露,导致R23的压缩机不能启动。等找人焊上了铜管,加完了氟,刚一启动又歇了。找了半天看到蒸发器的电磁阀根没就没有送电,按图索骥顺藤摸瓜发现主板的保险丝烧了……总之不让我消停,我归心似箭啊。
上周四,我坐火车出差,待业的王夫人回老家,把可怜的卡拉留在了家里。尽管房间里预备了足够的猫粮、清水和猫砂,我还是非常担心。她晚上害怕吗,没人陪寂寞吗,会不会卡在某个地方出不来……五天了,我都快崩溃了。不过直到今天下午,机器运转良好,我已经订了明晚的车票,后天早晨就能到家了,希望卡拉能好好的。
如今正是洛阳的牡丹花卉节,王城公园由免费变成了票价四十。我对花没什么兴趣,一坨一坨花团锦簇俗不可耐,是树小墙新画不古的暴发户做派,也是某党喜欢的油腻张扬的粗放型风格。在这个旅游旺季,客栈的房价普涨,原先我总住王府井对面的金融酒店,特价标间160如今翻倍变成了330,超出了我们公司的标准,因此我只能屈尊招待所,也不能接到每晚两通的按摩电话了。
在客栈里百无聊赖,看苏有朋版的《倚天屠龙记》,觉得金庸写故事的本领真是天下无双。郭靖木讷诚恳,杨过叛逆潇洒,张无忌重情犹豫,性格都是这么鲜明。郭靖长在大漠,环境闭塞;杨过自幼磨难,多遭歧视;张无忌经历坎坷,小小年纪好人坏人都见了不少。性格都是小时候就养成的,决定了以后的行事和命运。我初中基本上就把金庸的武侠小说都看完了,到了高中就自称金学专家,向那些手捧金康全庸金庸新著作的同学启蒙飞雪连天射白鹿。高二结束的暑假,我在老师的安排下到济宁鱼台替人高考,在当地买了一本冷夏编写的金庸传,才对金庸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。我刚刚开始看金庸小说的时候,一直觉得他是个鹤发童颜的长衫老者,就像齐白石那样。吃到了美味的鸡蛋,再去试图了解下蛋的鸡确实不是明智之举。后来我陆续知道了一些金庸的阴暗面,虽然真假难辨,可总有些疙疙瘩瘩。类似地,我高中时花48元巨款买过一套三卷本的柏杨文集——我认为他的短篇优于长篇,杂文优于小说;那时候他戏谑夸张的文风曾是我费力学习的榜样,可当我从李敖书上知道了越来越多的绿岛内幕后,也对我当年的偶像心存芥蒂。不过现在我也不迷信李敖了,关于那段公案不再偏听偏信。
金庸武侠小说里,《雪山飞狐》是罗生门结构,读起来跌宕起伏,有些文艺气息。《天龙八部》前工后拙,行文越来越拖沓。《射雕》三部和《笑傲江湖》波澜起伏,引人入胜。《白马啸西风》我看的遍数最少,结局实在太催泪了,看一回哭一回。其它如《鹿鼎记》之流,皆是下乘。我的武侠正式启蒙是一本破烂卷角没书皮的《仙篮奇剑传》,那是我上小学的时候吧,好像是从三叔家里得到,在三爷爷家房顶上晒着太阳一气看完。我记得主人公叫彭元,还有个搭档叫秃子好像。彭元是遭到陷害的名门之后,当了乞丐,然后机缘巧合学习了仙法——其实这是一本玄幻武侠。当时觉得太有趣了,很多情节现在我还能回忆起来。二十年了,现在不知道还有没有这本书再版,假如有第一版的,不惜重金(100以下)也得买了。武侠小说给我小时候带来了很多乐趣,有生之年,我一定要写一部武侠小说。
今晚我翻看自己早先写的分成两半的亭长,觉得还是挺有意思,要是另一个人写成这样,我也会暂时地佩服他。
感谢你们在我意志薄弱需要表扬的时候给予滚烫的鼓励。
呵呵,周五俺还专门跑到洛阳去看牡丹来着,是在隋唐遗址公园,而且是通过走歪门邪道进去的,所以很有成就感。偶进公园都没买过票,以至于养成了以逃票进公园为最大乐趣!哈哈
回复删除在此诚挚邀请你来smx做客!
smx,呵呵,是我那素未蒙面的弟妹。希望有机会能在上海见到你。
回复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