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3月14日星期三

庸俗小说(二)鉴定(下)

在回家的路上,我想刘柯应该是没有骗我,起码有一部分没骗我,他不可能造出一种新材料,连陆云东都看不出成分。既然如此,白日见鬼怎么解释呢?别人都看不见就刘柯自己能看见,那要么是刘柯自己的幻觉,要么是确有那个女子并且她可以控制让谁看到她,要么耳环是刘柯从别处得到,他却编了一个见鬼的故事。我觉得第三种情况可能性最小,能拿到这种成分不明的耳环已经是非常之经历了,假如刘柯再编故事骗我,于情于理都说不通。除非他想搞恶作剧,但以我阅人之广,在我眼皮底下故弄玄虚,我还不至于看不出来;刘柯的表情动作不像是装出来的。现在接下来就是要看到底是不是刘柯的幻觉,这是可能性最大的一种情况。

这时候我想起了刘柯给我画的那个玉佩的形状。根据我的历史知识,汉代和魏晋时有一种双龙心形玉佩,和刘柯所画的颇为神似。不过到底是不是那个朝代的,还要请教专家。现在的专业划分越来越细,想找到一个达芬奇式的全才几乎是不可能的了,就算是历史研究,每个历史学家也大概只能精通一个断代,甚至历史上的某几年。我的朋友中没有对汉魏有研究的,不过这也无妨,现在信息这么发达,要寻找这样一位教授并非难事。

回家之后,我在互联网上查到一位名叫孟逊的教授,联系方式和照片都有。我先给他打了电话,是他的研究生接的,转给孟逊教授后我先自报了家门。

“孟逊教授你好,我是吴戈原,有些历史上的事情想要请教你。”

“哦,是《质疑赤壁之战》的吴戈原么?”

“是我,想不到孟教授还记得拙作。”《质疑赤壁之战》是我前些年发表在《新历史》杂志上的,那个时期我得到了一些赤壁之战并非火攻的确凿证据。

“那篇文章我印象很深,”孟逊说,“吴先生若是有什么历史疑问,我们可以一起探讨,请教说不上。”

原来孟逊教授是知道我的,如此一来就好办多了。由于明天孟教授有课,我们约了后天上午在孟教授办公室见面。

第二天我去图书馆查阅了一些资料,主要是关于古代玉佩的一些图片介绍。奇怪的是,古时候玉佩的虽然种类繁多,但找不到双龙绕柱这个形状。

次日我来到孟逊教授的办公室,孟逊教授比照片上显得老一些,他今年五十六岁,主攻汉末至魏晋一带的历史学。见到他之后,寒暄了几句,我就把刘柯画的那张玉佩的图拿了出来给他看。有个年轻人站在一旁,想必是他的研究生,也在后面观望。孟逊看毕,说:“吴先生,我相信您的见识,假如这张图是另一个人拿来的,我恐怕要下逐客令了。”

“孟教授是什么意思?”我问。

孟逊反问我:“吴先生对这个图形怎么看?”

“我已经查阅了许多资料,找不到类似的图案。”

“当然找不到,这种形状的饰品是不可能存在的。”

“哦?”

“双龙绕柱在古代的建筑物上虽然频繁出现,但却从来没在玉佩上发现过。柱这个形状用在佩饰上没有什么意义,而且玉佩是扁形的,不会用到柱状。”

我听了点点头,说:“这么说,刘柯看到的可能就是幻象了。”

孟逊听我这么说,脸上顿时有一些疑问的神色,我便向他解释了刘柯找我的过程。孟逊听我讲完,摇摇头说:“虽然我是学文出身,但理性思维还是有一些的;我相信是刘柯自己的幻觉,而且他所画的玉佩的形状也证明了这一点,这个形状根本就是他在幻想中臆造的。”

“那耳环怎么解释呢?”我说。

孟逊刚刚也听我说起了那枚耳环,并且我给他画了大致的形状。他说:“耳环的形状我也不曾在资料上见过,不象是古人的作品,倒象是现代人的玩物,你看它像不像有两颗卫星的行星?这更加可以证明这是刘柯的幻觉。”

我微微点点头,带着满腹的疑问向孟逊教授告了别。我刚走出历史系的大门,就听到背后有人叫我:“吴先生,请等一等。”

我一回头,看到孟逊教授的那个研究生正匆匆追了出来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